石歸山下無靈氣,總使能亦枉然。
大家面面相覷的很,這什么詩啊?怎么沒聽過?
張燁道:“這個資料,是我從京城圖書館里花了很多時間才跟內(nèi)部系統(tǒng)錄入中找到的,寫這首詩的人叫做富察明義,自我齋,是清代的一個小貴族,但他不得志,到了他這個時候家族已經(jīng)很沒落了,他的詩呢,寫的也不怎么樣,比一般般的水平還要低一些,沒有名氣,他寫詩也就是個自我欣賞,或者跟親戚朋友小范圍流傳的,他這個詩集的名字叫《綠煙瑣窗集》?!?
大家莫名其妙,這人誰???
有些學生上網(wǎng)搜索,也沒有查到。
張燁瞄著眾人的表情,道:“看得出來,大家都不認識這個人,但是,請記住富察明義這個名字,在研究《紅樓夢》上,這個人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角色,大家請看投影上的這首詩,明顯就是些《紅樓夢》的,詩是什么意思呢?紅樓里有一個金玉姻緣的故事,他就說了,不要再問了,不堪回首,為什么呢?因為富察明義既看到了里面金玉姻緣‘聚如春夢’的那些部分,那么他也看到了‘散如煙’的部分,富察明義看的是一個有頭有尾的全本《紅樓夢》!”
有人提出質(zhì)疑,“歷史上有這個人嗎?”
“是啊,紅學界可沒有考證過這首詩?這真是寫《紅樓夢》的?那為什么沒有人發(fā)現(xiàn)過?”
“這人看了紅樓有什么稀奇的?”
“對,我也看過一百二十回紅樓啊,也是有頭有尾啊!”
宋學姐也提出了很多疑惑,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被大家扔了過來。
這個世界,富察明義這人基本上沒有任何人在意過,因為他的詩水平不行,連名人都算不上,沒有人會去關心,而且那《綠煙瑣窗集》是殘缺的,原本的《題紅樓夢》的幾個字都不存在了,二十首寫紅樓的詩在這個地球也只剩下了三四首,沒標題,沒名氣,藏得太隱蔽了,以至于在這個世界還從沒有被紅學家們發(fā)現(xiàn)過,但張燁作為穿越者卻知道這些,知道這個人和這些詩的重要性。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這些詩,但張燁知道結(jié)果反著去找,自然能輕易找到。
不能說他的水平比這個世界的紅學家高,只能說張燁看得比他們多,知道他們不知道的東西!
張燁道:“我看到大家有些疑問,沒關系,我會一一解答,首先說這個富察明義是在什么時候?qū)懴逻@首詩的,根據(jù)我的考證和研究,富察明義的《綠煙瑣窗集》,他里面的詩是按照年代往下排列的?!币粡垙堎Y料被他放到投影上,“你們看,這些都是考據(jù)的資料,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綠煙瑣窗集》中最后的這些詩能考據(jù)出來,是完成在1781年的,而我剛剛給大家看到的那首寫《紅樓夢》的詩,卻是在這之前,也就是說,富察明義是在1781年之前就看過一個完整的紅樓并寫下這首詩,但是高鶚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紅樓夢》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呢?是1791年!”
宋學姐一愕!
好多人也愣了愣!
張燁微笑道:“所以剛剛小宋的推斷和臆測,是不成立的,在高鶚之前,是有人看過全本《紅樓夢》的,但不是這個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
周學長幫著宋學姐說話了,“就算還有人看過,那也不算證據(jù),這富察明義可能只是看了,但是沒有手抄下來遺留下來什么古本,所以別人也都看過,而那個完本的古本被高鶚拿到了,才在很多年后被高鶚發(fā)行。”
張燁笑笑,“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你們爭辯的理由是越來越窄了,而且也越來越主觀?!?
周學長硬著脖子道:“但就是這樣的啊?!?
“好,那我再給大家看一首詩,也是富察明義寫《紅樓夢》的一組詩中的一首?!睆垷畹溃骸叭绻麆倓偰且皇状蠹矣X得說明不了什么,也理解不是在寫紅樓的詩,那么這一首就是鐵證如山了?!?
資料出來了。
饌玉飲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
青蛾紅粉何歸處,慚愧當年石季倫。
張燁解釋道:“什么意思呢?他說書里的賈氏宗族啊,生活很奢侈,但未幾春,他們這種奢侈的生活沒有經(jīng)過多久,沒有幾個春天,那么我們就立刻回憶到了我們所讀過的紅樓前八十回里,里面說的很清楚,三春去后諸芳盡,勘破三春景不長,說的榮華富貴的生活也就三年時間,顯然富察明義是看到了八十回之前的這樣一些預,但是同時,他也看到了里面的主人公,王孫公子賈寶玉,最后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呢?瘦損骨嶙峋!就是瘦成皮包骨頭了!”
好多人若有所思。
曾教授和一些人不斷回味著那首詩。
張燁看著大家,“那么我要問了,在一百二十回《紅樓夢》通行本中,賈寶玉有這個形象嗎?有瘦損骨嶙峋了嗎?是完全沒有的!所以富察明義看到的全本《紅樓夢》,跟你們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是不一樣的!因為大家看到的后四十回目,是高鶚的續(xù)書!不是曹雪芹的原筆!”
這個證據(jù)確實有點大!
有幾個北大教授相互對視了一眼!
“老李,你怎么看?”中文系的一個老師問向另一個歷史系的老師。
那歷史系老師沉吟片刻,“我需要先驗證一下?!闭f著,他拿起電話打給了幾個朋友,“喂,幫我差幾個資料,有關富察明義的……”張燁的驚天論,已經(jīng)不止會影響到文學界和教育界了,他們歷史界也脫不了干系。
一個歷史系的大三學姐道:“這富察明義說的話靠譜嗎?”
張燁呵呵一笑,“我這兒有一段關于富察明義的資料,大家看一看,再來斷定靠不靠譜。”把資料拿上去,他道:“資料顯示,富察明義這個人比曹雪芹要生的晚,但是他們都屬于一個時代的人,生命中有一段共通交叉的時間,也就是曹雪芹活著的時候,富察明義也活著,而且資料顯示,他們兩人都生活在京城地面,都是郊區(qū),所以這兩個人很可能是有來往的,不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
宋學姐不說話了。
很多人也都在拼命消化張燁給出的證據(jù)!
張燁道:“大家可以思考,再一邊聽我說,這首詩的后半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佐證,青蛾紅粉何歸處?就是說書里的那些青春女性啊,最后都不知道去哪兒了,慚愧當年石季倫,古人說話愛用典故,石季倫是西晉時的一個人,他名字叫石崇,這個人是個大富豪,荒淫無度,但是這個人最后的命運很悲慘,在權(quán)力的角逐中失敗了,當他的政敵追殺進他的家,他有一個側(cè)室,叫綠珠,這個綠珠就采取了一個行動,表示反抗,也表示對石崇的忠誠,就跑到樓上,跳樓身亡了,成為了歷史上一件有名的事情——綠珠墜樓,石崇這個人其實是很糟糕的,也沒什么值得同情的,依著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綠珠這件事也沒什么值得歌頌的地方,但是就是這樣,在富察明義看到《紅樓夢》結(jié)局后都感慨,賈氏宗族到了最后覆滅的時候,連一個綠珠這樣的人物都沒有出,這些青娥紅粉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哪怕一點點反抗,所以富察明義看到的是一個悲劇大結(jié)局的,是一個賈氏宗族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的《紅樓夢》,這才是曹雪芹原筆原意的《紅樓夢》!”
眾人又一次啞火了。
大家沒有理清思路,也不知該怎么反駁。
張燁于是道:“那么綜合來看,答案已經(jīng)很明顯了,如果非要說脂硯齋只是聽了曹雪芹的大綱和思路,那時候《紅樓夢》還沒有寫完?最后還被封存了?所以沒有古本流露出八十回后的故事?那富察明義這幾首詩該怎么解釋?這已經(jīng)太詳細了吧?他明顯是親眼看到了《紅樓夢》的大結(jié)局!而且跟現(xiàn)在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不一樣!還是在高鶚之前很多年看到的!這個背景下,誰來解釋解釋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莫名其妙情況?”
無聲。
“沒人嗎?那我可以解釋!現(xiàn)今流傳的《紅樓夢》八十回后壓根不是曹雪芹寫的!”張燁再次斷!
這時候,那個歷史系老師的電話也回饋回來了,他顯然是有在圖書館工作的朋友,直接從內(nèi)部索引上搜索,很快就查到了!
“老李?”
“怎么樣?”
“這人和這些詩真的存在?”
那歷史系老師掛斷電話,凝重地對同事點點頭,“張燁說的不假,至少那些資料都是能查證到的,富察明義真的是有這幾首詩的,他的生平,背景,張燁也說的不差?!比缓蟀咽謾C上對方傳過來的資料給大家看,“而且不止這兩首,還有其他的,而這些詩雖然沒有寫明是寫《紅樓夢》的,可字里行間的意思,確實是在說紅樓,只不過太隱蔽了,不信心分析和觀察根本察覺不到!”
曾教授離得遠,聽了他們的話干脆換了個座位,飛快湊過來看那資料,“這……”
附近這幾個北大老師一時間都服了,不是信服了張燁的觀點,而是徹底服了張燁找資料文獻的能力!
這么不起眼的一個資料!
這么不疼不癢的一個人物!
這你都能找到?這都能被你發(fā)現(xiàn)??
從這一點上看,幾個北大老師和教授都覺得張燁實在有些太變-態(tài)了!以前就知道這個姓張的主持人就懂一點三國,說的也挺有意思挺有趣味的,可誰曾想,原來《紅樓夢》他也研究得這么細致入微!而且研究成果無論對錯,在他們看來,張燁都已經(jīng)走在了所有紅學家前面了!
吳則卿優(yōu)雅的笑著,“看來小張老師還是能勝任這門課的吧?”
中文系教授閆建濤沉著臉道:“好多東西還有待驗證?!彼€是看不上張燁這個非歷史非文學科班出身的人。
但其他人則不一樣。
在場誰都看出來了,如果張燁下面要是還有更加強有力的佐證的話,這是要改寫歷史名流千古的節(jié)奏?。。?未完待續(xù)。)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