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鬼臼”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
茶館酒肆里,說書先生唾沫橫飛地描述著“鬼臼”的模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它如何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如何吸收天地靈氣,聽得眾人一愣一愣的,仿佛親眼見證了這神藥的誕生。
“這‘鬼臼’當真如此神奇?連這瘟疫都能治?”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噬线€能騙咱們不成?”
“我看未必!這‘鬼臼’誰也沒見過,說不定是朝廷為了安撫人心編出來的幌子!”
“噓!這話可不能亂說,要是被官府聽見了,小心你的腦袋!”
百姓們議論紛紛,態(tài)度不一。
有些對此深信不疑,將“鬼臼”視作救命稻草,日日在家祈求神藥早日降臨。
但也有些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不過是朝廷為了平息民憤而編造的謊,畢竟這世上哪有什么靈丹妙藥,真有如此神效,為何之前從未聽聞過?
京城外,一支車隊揚起漫天塵土,緩緩駛?cè)氤情T。
車上滿載著從極北苦寒之地尋來的“鬼臼”,這些藥草被層層錦緞包裹,由禁軍日夜兼程護送而來,寶貴的得如同皇帝的命根子。
宋無憂在御書房里來回踱步,焦躁不安地搓著手。
自從八百里加急送來消息,說邊境尋到了酷似“鬼臼”的藥草,他就再也沒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
這瘟疫來得蹊蹺,蔓延迅速,短短數(shù)日,京城內(nèi)外已有數(shù)千人染病,人心惶惶。若非他及時頒布法令,封鎖消息,并以雷霆手段處置了幾個散播謠的亂民,恐怕這京城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皇上,‘鬼臼’到了!”
季瑩瑩快步走進御書房,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塊折疊整齊的明黃色綢緞。
宋無憂一把抓過綢緞,急不可耐地展開,只見上面栩栩如生地繡著一株奇形怪狀的植物,根莖粗壯,葉片狹長,頂端還開著一朵妖艷的紅色花朵。
“這...這就是‘鬼臼’?”
宋無憂盯著那朵紅花,眉頭緊鎖,不知為何,他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莫名的不安,總覺得這花透著一股邪氣。
“回皇上,這正是根據(jù)邊境將士描述,以及古籍記載,連夜趕制出來的‘鬼臼’圖樣?!?
季瑩瑩恭敬地回答道。
“嗯...”
宋無憂深吸一口氣,將那股不安壓了下去。
“傳朕旨意,立即將‘鬼臼’送往太醫(yī)院,命孫思邈和各位太醫(yī),不惜一切代價,盡快研制出解藥!”
“遵旨!”
太醫(yī)院內(nèi),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孫思邈和幾位德高望重的太醫(yī)圍坐在桌前,面前擺放著幾株新鮮的“鬼臼”,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然而這香味卻讓人莫名感到心悸。
“孫大人,這‘鬼臼’...當真能治這瘟疫?”
一位老太醫(yī)顫巍巍地問道,他行醫(yī)數(shù)十載,從未見過如此兇險的瘟疫,更別提這傳說中的“鬼臼”了。
孫思邈眉頭緊鎖,仔細觀察著“鬼臼”的葉片和根莖,沉聲道。
“老夫也從未見過此物,古籍記載,‘鬼臼’性寒,味苦,有劇毒,需配合多種珍稀藥材,方可中和其毒性,發(fā)揮藥效。但具體如何配伍,卻語焉不詳...”
“那...那該如何是好?”
另一位太醫(yī)-->>面露難色。
“若是用錯了藥,恐怕...”
“唉...”
孫思邈長嘆一聲。
“如今也只能盡力一試了!來人,取我銀針來!”
太醫(yī)院的燈火,徹夜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