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總結道:
    “你的貢獻絕對會體現(xiàn)在我們的成果當中,也不會被同志們忽視?!?
    聽到這里,原本面如死灰的林成剛終于重新振作起了一些精神。
    雖說ct-1幾乎完全按照常浩南給出的思路進行研發(fā),但總歸算是他的成果。
    能被用到高超項目里面,至少沒白忙活一場。
    “那這個ctk系列推進劑……”
    他試探著問道。
    盡管已經進行了一輪成功率尚可的實驗,但要想把這種全新的技術真正推向規(guī)模化應用,勢必還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時間。
    如果上級不愿意支持,那靠他自己大概也只能堅持到技術驗證階段結束。
    好在,常浩南手里最不缺的就是資源。
    至于時間,也可以讓火炬實驗室那邊提供一些幫助,以加快研究進度。
    另一方面,姚夢娜的產假馬上結束,但還在哺乳期,恐怕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太方便出入車間,很可能要接手一部分計算方面的工作。
    而這類跟電化學有關的研究內容,可以說是最適合計算材料學發(fā)揮作用的領域。
    所以,常浩南當即拍板:
    “繼續(xù)研究,而且要加大投入力度!”
    “雖然雙脈沖設計本身不算是特別新的概念,但是過去的技術路線都是使用脈沖隔離裝置,對于發(fā)動機性能和可靠性難免造出影響,完全不能跟這個新思路相比……我稍后會以總顧問的名義給工建委發(fā)一封函,讓他們配合你的工作,并提高對新型推進劑研發(fā)的投入優(yōu)先級?!?
    “另外,考慮到火箭助推段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我批準你可以直接參與那幾種防空武器型號的研發(fā)工作,當然,掛名還是在咱們項目組里,這一點你不用擔心……”
    “……”
    半小時后,林成剛手里拿著一張薄薄的介紹信,離開了常浩南的辦公室。
    站在京城夏日的陽光下,他忽然感覺到了幾分不真實感。
    我一個高超音速武器研發(fā)團隊的成員,怎么就要去搞防空導彈了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