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嘴上說得很強硬,但他不可能真的完全不管。
這個型號是他建議鎬發(fā)集團引進的,如果就這么當甩手掌柜,豈不是成了始亂終棄?
幾次轉接之后,電話總算接通。
對面也是常浩南的老熟人,已經升任貴航工業(yè)總設計師的孫惠中。
“孫工,是我,常浩南?!?
這個電話常浩南很少用,因此首先還是得自報家門。
“??偅俊?
電話那邊先是幾分茫然,然后迅速轉為驚喜:
“常總,您打電話來是有什么吩咐?我們馬上落實!”
如果說張振華和鐘世宏這些人對于常浩南還只是感激加上尊敬的話,那么黔省那邊的同志,就完全是一種崇拜了。
畢竟,在貴航工業(yè)已經幾乎走投無路的時候,是常浩南用一個“十號工程dsi技術驗證機”的名義,給他們注入了一筆可以說是救命的研究經費。
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地面測試籌備試飛的教練9,也幾乎是常浩南一手帶著孫惠中設計出來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會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貴航集團的主打型號。
“吩咐談不上,就是想問一下,今年年初那時候,我應該和你們提起來過一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的事情,不知道孫工還有沒有印象?”
250這個發(fā)動機的主要裝機對象就三種——輕型直升機、初級教練機或者中型無人機。
對于眼下的航空工業(yè)來說,顯然是最后一種更容易實現(xiàn),也更有實際價值。
哪怕p暫時沒閑錢裝備,也可以拿去出口。
“有印象,當然有印象!”
盡管隔著一根電話線,但孫惠中還是站了起來:
“只是我們集團的力量都集中在攻關教練9上面,所以,目前還只是按照您之前的指示,成立了一個無人機飛行控制研究室,招了一批相關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在做先期預研?!?
“不知道??偸欠裥枰覀冋{整一下研發(fā)的重點方向?”
面對如此積極的孫惠中,常浩南趕緊回答道:
“不不不,那倒不需要,你們目前還是先集中精力把教練9搞好,它的試飛數(shù)據關系到殲10后續(xù)原型機的設計,必須保證進度?!?
“我只是要告訴你一下,我這邊有個300kw級別的輕型渦槳發(fā)動機可以作為動力,更詳細的數(shù)據我過一會傳真過去,你們在預研過程中,可以用這個動力數(shù)據作為參考,來確定飛機的尺寸以及其它數(shù)據?!?
這對于孫惠中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畢竟華夏航空工業(yè)的幾乎每一個型號都曾經為了發(fā)動機而操心。
像這樣飛機還八字沒一撇,發(fā)動機就先給定下來的情況,確實不多見。
“好……好的!”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