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51區(qū)(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
    返回營區(qū)的路上,梁彥剛主動跟魏建軍擠上了同一輛指揮車。
    考核過程中,考官和考生之間肯定不能有過于密切的聯(lián)系。
    但既然已經(jīng)結束,也就沒那么多需要避諱的了。
    梁彥剛通過后視鏡看著跟在后面的那輛模擬發(fā)射車,躊躇半晌之后,還是問出了他一直都在擔心的問題:
    “我說參謀長……咱們旅換裝之后,不會轉(zhuǎn)隸到其它基地去吧?”
    雖說810旅作為全軍上下裝備最差的單位,很長時間以來都處在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局面里,但畢竟已經(jīng)在此駐扎多年,對于51基地和這片遼北大地還是有感情的。
    真要換地方的話,還有點舍不得。
    魏建軍正在本子上整理自己額外記錄下來一些數(shù)據(jù),聞幾乎下意識搖了搖頭:
    “怎么可能……二炮旅級單位發(fā)生變動可是能上達天聽的大事,真要有這方面計劃的話早就應該有消息了?!?
    接著有些疑惑地反問:
    “你怎么突然問這個?”
    梁彥剛則是面露古怪地沉默了片刻,然后才回答道:
    “沒什么……只是這次換裝有點太奇怪了……總感覺沒有表面上這么簡單。”
    魏建軍撇撇嘴:
    “上級肯定有自己的考慮,我們服從命令就是……”
    嘴上雖然是這么說,但其實對于這次任務的特殊性質(zhì),他也早就有所察覺。
    作為承擔全軍最主要遠程打擊和戰(zhàn)略威懾力量的獨立兵種,二炮部隊的裝備更新基本都是早有規(guī)劃。
    一般情況下,在真正換裝之前半年到一年內(nèi),人員培訓和后勤物資準備等前期工作就已經(jīng)開始,至于內(nèi)部消息流傳出來的時間則往往更早。
    而810旅的換裝卻幾乎毫無征兆,是二炮總部一個電話打到基地,然后基地指揮官親自去京城領到的命令。
    連他這個參謀長都只是得到了一部分二手信息。
    后面的訓練,包括本次考核工作也都組織的相當倉促,多虧810旅長期伺候三十年彈齡的東風3積累下來不少經(jīng)驗,否則還真沒這么容易順利通過檢驗。
    更不用說,這次還是從中程彈換裝短程彈。
    基地導彈旅的部署位置都是在部隊創(chuàng)立之初就經(jīng)過專門測量的,即便裝備具有機動部署發(fā)射的能力,但克服各種意外千里轉(zhuǎn)進發(fā)射陣位的場面基本只會在訓練中出現(xiàn),實戰(zhàn)情況下無論從快速反應還是保密的需求考慮,都會優(yōu)先就近發(fā)射。
    就遼省東部這片地界,剛好是個中程彈可以覆蓋本州島大部,遠程彈可以夠到阿拉斯加的點位。
    而新型導彈1000公里左右的射程,擱在此處就非常尷尬,幾乎什么敏感目標都覆蓋不到,更像是應該部署在東南沿海的型號才對。
    總不能是專門針對韓國吧?
    實在不是魏建軍有什么偏見……
    好吧,魏建軍就是有偏見——
    這種新型彈道導彈光是看上去就成本不菲,可不是隨便什么目標都配吃的。
    所以,上級神神秘秘地整這么一出,最終目的很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這些考慮,肯定沒辦法和作為下屬的梁彥剛說。
    ……
    盡管整個車隊在剛才的考核中行駛了足有300公里左右的總里程,但畢竟不可能把導彈發(fā)射車開到高速公路上去,所以一直都是圍繞著基地周圍轉(zhuǎn)圈,模擬各種地形之下的反偵察操作。
    返程無需繞路,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便回到營區(qū)。
    梁彥剛正準備和魏建軍告別,下去指揮各號車分別入庫并檢修,卻看到一輛掛著1號牌照的越野車正停在機關主樓門口最顯眼的位置上。
    二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相同的猜測——
    顯然是有什么新的情況。
    梁彥剛拿起無線電,通知由政委接替自己指揮,然后跟著魏建軍一起走向了那輛東風指揮車。
    (請)
    \n
&nb-->>sp;   華夏的51區(qū)(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
    基地司令臧紅巖正端坐在副駕駛上閉目養(yǎng)神。
    似乎是感覺到有人靠近一般,恰到好處地睜開了眼,然后降下車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