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咱們也不是想搞什么間諜活動,只是想提前了解一些宣傳層面上的內容而已,被你們這么一搞,反而情況復雜了……-->>”
“……”
作為本次行動的大功臣,埃立諾花了大概五分鐘時間,對這種沒有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也要上的行為進行了充分批判。
其余人雖然也不是完全心服口服,但畢竟這次是別人給自己擦了屁股,所以也只好唾面自干……
好在教授發(fā)泄了一通過后,也就跟著回到了正題:
“首先是我們所有人都關心的,燃燒室出口溫度的問題……”
他說著翻開手中的筆記本。
而其它人聽到關鍵詞,也隨之重新打起精神。
“根據斯奈克瑪方面給出的最新資料,他們的主動冷卻設計確實和拉普華茲博士此前為遄達900發(fā)動機開發(fā)的新型氣膜孔接近,不過穩(wěn)妥起見,還是由博士自行判斷一下?!?
埃立諾把宣傳冊翻到和渦輪部分有關的那幾頁上,然后遞給旁邊的諾里斯,示意大家輪流看一遍。
很快,冊子就來到了拉普華茲手中。
她微微瞇起眼睛,湊到近處細細端詳一番。
片刻之后,拉普華茲點了點頭:
“確實……雖然具體參數可能有所不同,但設計思路是完全一樣的?!?
“不改變根本的傳熱方式,而是利用多層、立體的氣膜孔孔道設計,同時利用對流和傳導效應,在葉片表面形成更有效的隔熱膜……”
“但最大的問題是,雖然在實驗室能夠制備,但進入工廠環(huán)境之后,這種氣膜孔的良品率低的嚇人……而一片渦輪葉片上要打幾十個孔,有一個出問題就會變成廢品……”
還沒輪到看冊子內容的蒂姆·波迪微微皺起眉頭:
“也就是說,法國人已經解決這種氣膜孔的制造工藝,可以實現工業(yè)化量產了?”
他的語氣中帶著些許意外。
不過表情倒是還算平靜。
畢竟,法國也算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老牌工業(yè)強國”,盡管在航發(fā)總體設計領域的水平有點一難盡,但要是單論加工生產的話,其實并不算弱。
甚至于,波迪的思路都已經打開了。
不等埃立諾回答,他緊接著就提議道: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完全可以恢復遄達900最開始的設計方案,把渦輪前溫度給提上去,這樣也不至于被gp7200在油耗上占便宜……”
“大不了把渦輪部分交給法國人生產就好了,反正空中客車也是由他們主導的……”
gp7200,發(fā)動機聯(lián)盟公司拿出看家功夫打造出的型號。
這個公司的本身,或許不算特別有名。
但它的兩家母公司,分別是通用電氣,和普拉特·惠特尼。
三大航空發(fā)動機供應商之二。
換句話說,空客a380的發(fā)動機選型,其實是北美系打歐洲系。
原本,gp7200的撒手锏在于安靜,而遄達900的優(yōu)勢則是省油。
照理來說,航空公司肯定是喜歡后者的。
然而在意識到一開始設計的渦輪部分難以投入量產之后,羅羅只好選擇用回傳統(tǒng)的氣膜冷卻方案,并相應降低渦輪前溫度。
這就非常尷尬了……
而擺在眼前的,顯然就是個絕佳的翻盤機會。
“這個想法,我倒是沒什么意見……當然遄達900這個型號也不屬于我?!?
說到這里,埃立諾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
“不過……這個氣膜孔的生產,可能也不是由法國人完成的……”
“嗯?”
話音剛落,二十多道目光幾乎同時看向了他。
“如果我的推測沒有錯,那sea650發(fā)動機的渦輪……至少是渦輪氣膜孔的加工,恐怕是由華夏方面完成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