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干一場!
跟臺上的詹姆森教授一樣,絕大部分臺下的人在看到題目之后,也都只經歷了短暫的茫然,接著便迅速反應過來了問題的本質。
“應該是非牛頓流體的兩相流問題?”
喬治低聲向兩名同伴問道。
“是。”
萊爾斯點了點頭,緊接著露出一個玩味的表情:
“而且這個題的條件里面還藏著坑……”
另外二人聞均是一愣,重新看向大屏幕上的條件。
還是赫米婭首先反應過來:
“氣液兩相流?”
按照題目當中給出的工藝條件,那么其中的物質b將有大約三分之二的過程都處在氣態(tài)而非液態(tài)條件下。
“oh……”
旁邊的喬治也是會心一笑:
“看來賽會是想用這些細節(jié)給我們制造麻煩……”
“雖然是個不起眼的地方,但恐怕會有不少人被坑到?!?
萊爾斯翹起二郎腿:
“這出題的人,壞的很吶……”
在他看來,這應該就是火炬集團方面針對他們使出來的小手段。
華夏方面的參賽隊伍只要被稍微提示一下,就可以完全避開。
而如果其它隊伍不注意,就會影響到成績。
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合理利用東道主優(yōu)勢。
實際上,在數值計算軟件當中,對于大部分常見流體都有一個數據庫。
如果你輸入進去的計算條件過于離譜,比如什么1bar,1000c下的液態(tài)水,那肯定是會有提示的。
但今天這兩個聚合物熔體,顯然不在“常見”之列。
雖然算到最后還是會發(fā)現問題,但48小時的比賽時間本來就不太富裕,再被這么一耽誤的話,很有可能導致沒辦法完整解決問題。
要是再考慮到因為這事而影響到的心態(tài),那潛在損失就更大了。
這種在題目里挖坑的行為,在普通考試里面比較常見。
不過競賽,尤其是高級別的競賽,其實很少遇到——
因為一般不作為考察重點。
這個時候,旁邊的黑爾茨也湊了過來:
“兩相流問題,應該是最經典的cfd應用領域了,雖然l在這塊的優(yōu)勢沒有均相湍流問題那么大,但根據我們之前的測試,計算效率也明顯強過火炬集團和ansys的競品?!?
“接下來的事情,可就全都靠你們了……”
盡管有將近10支與l達成協議的隊伍進入決賽,但毫無疑問,斯坦福大學這三個由詹姆森教授親自指導過的選手,是他們的種子隊伍。
也是決賽之前受到關注最多的隊伍。
初賽過后,黑爾茨的野心已經膨脹了不少。
他甚至已經開始考慮,萊爾斯三人是否有可能在決賽中延續(xù)狀態(tài),再拿個
大干一場!
從他們的表情上來看,基本都抱著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
畢竟,能過關斬將進到決賽的隊伍,絕無可能是隨便混混的咸魚。
大家基本都能看出,這道題的難度,基本在自己的能力邊界線上。
稍微跳一跳,就能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