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軍的新裝備
實際上,在思路打開之后,項目的進展情況遠遠比包括常浩南在內所有人的預期要樂觀得多。
這是由光信號傳播的原理決定的。
光速恒定,宇宙運行的最基本規(guī)律之一。
日常生活中,電信號和光信號基本都可以被認為是“瞬間”傳輸。
并且,如果處于完全真空的條件下,電信號以電磁波的形式存在,那么也確實可以與光速等同。
但要是深究起來,就并不是同一回事了——
三月下旬,正為了項目而忙得如火如荼的常浩南先后接到了兩份邀請。
按理來說,相互之間應該完全沒有影響。
畢竟從無到有生產一種重型三代機,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
于是,兩邊就不約而同地選在了3月25日這天。
但如今已經是2001年。
當這個介質是一條單一的銅或銀導線時,電信號傳播速率大概可以達到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倍光速。
這也讓所有參與研發(fā)的技術人員都松了口氣。
倆人也算是老相識了。
常浩南作為項目的副總師,雖然在研發(fā)過程中幾乎沒正經露過面,但至少參與了立項前的預研和總體方案確定,理所當然地被邀請出席交付儀式。
至少可以讓其它小組按照原計劃正常推進項目,并把成果放到樣機上進行實機測試。
然而復雜系統(tǒng)內的導電介質顯然不可能只有一條導線。
張洪飚仍然能繃住表情,但語氣中難免透露出些許幸災樂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