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6枚靶彈將會分成兩輪發(fā)射。
此時的南海艦隊,甚至沒有一艘處在待命狀態(tài)下、又能發(fā)射鷹擊8a的水面艦艇,不得已從東海艦隊調來了一艘053h2護衛(wèi)艦黃石號。
這種在人民海軍序列中并未留下什么濃墨重彩的型號使用了頗為特殊的武器布置,搭載的所有反艦導彈可以同時向側前方發(fā)射,也成為被選定參與測試的原因之一。
在確認能夠穩(wěn)定搜索目標之后,唐一平在進入干擾距離之前先嘗試著把雷達調整到了跟蹤模式。
這并非本次測試環(huán)節(jié)的一部分,只是他單純想試試能否在這個距離鎖住巡航導彈大小的目標而已。
結果不出預料,失敗了。
只能跟蹤到那架目標巨大的殲轟7,但一直到距離35公里左右的時候,對于另外三個小目標都仍然無能為力。
(請)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
為了避免殲轟7的兩名飛行員聽太長時間的雷達告警音,唐一平趕緊關掉了跟蹤模式,緊接著在多功能顯示器里面按下了被標注為“skspcs(on)”的按鈕,然后默默等待著結果出現。
電子戰(zhàn)的魅力就在于此,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能御敵于無形之中。
而另外一邊,兩名殲轟7的飛行員剛剛從刺耳的rwr提示音中恢復過來。
后座的武器控制官舉著相機,把鏡頭對準飛機右側。
雖然肉眼看不到太多東西,但是通過取景窗中被放大之后的畫面,可以看到有三枚被刷成黑白相間格子外形的導彈正拖著尾焰高速向前飛行。
鷹擊8a導彈仍然采用帶助推器的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而不是渦噴發(fā)動機,所以即便在飛行途中,都會有比較明顯的尾焰效果。
這對于雷達制導武器來說意義不大,但會很容易被紅外手段探測到。
“這唐副司令不會是搞錯了吧……怎么還用上雷達鎖定了……”
他覺得自己端相機的手都有點麻了:
“而且這三枚導彈看著也沒啥反應,到底行不行啊……”
這架殲轟7的飛行高度比唐一平的01號機低不少,所以飛行員把幾乎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海面上,并沒有回應后面壓艙配重物的牢騷。
武器控制官還想再說點什么,但就在這個時候,遠處那三枚導彈突然幾乎同步開始下降高度。
“我去……好像真有效果……”
他趕緊連續(xù)按動快門,把這最關鍵的階段捕捉下來。
正常的反艦導彈在導引頭搜索到目標,進入攻擊末端時也會下降高度,但這三發(fā)靶彈并沒有這個功能。
實際上,它們甚至被拆掉了制導雷達和無線電高度儀。
按照設定,將會一直保持造大約100-150米飛行,直到被干擾,或者燃料和速度都完全耗盡。
如今它們的火箭發(fā)動機甚至還沒完全停止工作,顯然不可能是后面一種情況。
靶彈的飛行姿態(tài)并不像是在俯沖,更像是發(fā)現自己沒有處在預設飛行高度之后的飛行姿態(tài)微調。
也符合干擾模式3的工作邏輯。
最終,又過了大約40秒之后,三個目標接連墜入海中,瞬間被水面巨大的沖擊力拍碎,在平靜的海面上掀起一片細碎的水花。
武器控制官的相機精確捕捉到了這個瞬間。
“可以了,準備進行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