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架殲教9一同起飛的,還有另外一架殲教7。
后者將協(xié)助01號原型機,向吳國輝展示殲教9的一種“獨門絕技?!?
吳國輝并不是專職試飛員,但作為表演隊隊長,他也有超過5000小時的驚人飛行時間,因此對于新飛機的適應很快。
十幾分鐘之后,兩架飛機一前一后在跑道末端升上天空。
僅僅是這一個最簡單的動作,拉起機頭爬升,就讓前座的吳國輝體驗到了這架飛機的不凡。
起飛距離比更短不說,油門和桿位響應也比他開習慣了的殲7eb敏感不少。
渦噴14b并沒有全權限數(shù)字電子控制功能,這樣的進步完全是因為常浩南重新設計的壓氣機,殲教9身上效率更高的dsi進氣道,允許發(fā)動機以更快的速度調節(jié)工作狀態(tài)而不會陷入喘振。
有點類似于人的肺活量變大了、肺功能更加健康了,盡管肌肉量并沒有變化,但運動水平還是會得到提高。
在連續(xù)體驗了幾次油門增減之后,吳國輝便大概掌握了這架飛機的操作規(guī)律。
他本人的豐富經(jīng)驗當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還是殲教9確實好開。
由于電傳飛控的存在讓這架飛機的操縱總體趨于線性,非常符合直覺。
哪怕是個新手,也能很快駕馭得住。
確實是作為教練機的好底子。
有些手癢的吳國輝把飛機爬升到安全高度,準備嘗試幾個特技飛行動作。
在起飛之前,他已經(jīng)知道今天的飛行還有潛在的外國客戶觀看。
因此,在做出動作之前,吳國輝特地調整方向,讓飛機橫向通過管理臺的前上方。
就在殲教9掠過機場跑道的一瞬間,他右手迅速向后拉桿,同時左手控制節(jié)流閥,避免飛機進入迅速的爬升姿態(tài)。
短暫的超重感過后,兩名飛行員的視線劃過正午的太陽,落在身后的地平線上。
他們幾乎以一個頭略微朝下的姿勢“躺”在了座椅靠背上。
而從外面,尤其是側面的觀禮臺上看來,飛機的機頭幾乎在一瞬間上仰至大約100-110°,形成了機尾在前、機頭在后、飛機機身幾乎豎起,但卻仍然在向前飛行的姿勢。
震驚之余,林海軍也沒忘記注意一下旁邊闊佬金主們的反應。
預料之中地,幾個人不約而同張開嘴巴,端著望遠鏡,幾乎呆立在原地。
眼鏡蛇機動!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