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直接擺了擺手,然后走到旁邊脫掉身上的實驗服。
“這……這個……??偅业南敕ā惺裁磫栴}么?”
劉永全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不,劉工你的想法沒問題?!?
(請)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
常浩南說著從旁邊的包里掏出一份英文材料,顯然就是二人剛剛說起的那篇論文。
這年頭研究葉片冷卻的論文數(shù)量極其稀少,因此任何一篇都會被國內拿來認真研究。
由于網絡數(shù)據庫尚不普及,各個研究機構甚至會有專門的資料員負責搜集這些實際上是公開的內容。
而他手里這份論文就是太行項目組的資料員之前幾天拿過來的。
實際上常浩南當然不需要這篇文章的啟發(fā),但是突然從從流體力學研究到氣熱耦合問題,總還是要找個說辭。
他把論文遞給劉永全:
“是麻省理工他們的想法不對?!?
“?。俊?
剛剛把論文翻到的細節(jié)基本都記住了,說到這里當即指了指劉永全手里的論文:
“伱看一下這篇文章的表3-4到表3-7?!?
“哦……”
劉永全有點手忙腳亂地翻到論文的。
“你把幾張表里面的渦結構強度提取出來,再額外算一下雷諾數(shù),就會發(fā)現(xiàn)湍流邊界層相比層流邊界層能夠增強能量輸運,從而有效降低渦結構的強度。另外他們的研究方法,用壓力敏感漆測量差排陣列的復合角氣膜冷卻的絕熱氣膜有效度,用熱致液晶高分子來直觀測量溫度,這些手法也確實相當先進?!?
一番全方位的評價過后,常浩南最終總結道:
“總的來說,其實他們在這篇文章里已經很接近正確的方向了,只是處理數(shù)據的時候根本沒往那個方向想罷了?!?
“所以……麻省理工甚至不知道自己發(fā)了個寶貝出來?”
雖然劉永全還是沒完全t到常浩南的技術思路,但這部分內容還是聽懂了。
“是,不過他們也不會在這條錯誤路線上走太長時間,槽縫射流的問題太大,而且航發(fā)的性能要求越高缺陷越明顯,對于已經在裝機測試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