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好軸用好鋼
    “現(xiàn)在的話,我可以用這種方法設計,但伱們應該還不行?!?
    “呃……”
    “這……”
    張旭和鄭超群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
    不過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們這些企業(yè)的研發(fā)人員,實際上沒有太深的理論基礎,動力學分析這種事情,要做起來恐怕確實是有些難度。
    “torchultiphysics附帶了充足的自定義接口,因此在理論上,只要我給你們提供精確的動力學模型,確實可以通過進行程序編制獲得相應的動力學結(jié)果。”
    意識到自己好像有點打擊對方自信心的常浩南趕緊解釋道:
    “但這需要用戶在參數(shù)輸入輸出方面有很高的水平,而且一旦出錯就極易造成對源程序的意外損害,最糟糕的情況甚至可能需要我們派工程師去給你們做運行維護?!?
    “但是?!?
    說到這里,常浩南輕輕敲了敲桌面:
    “我希望能對整個動力學分析計算過程采取分步隔離,將核心的建模和求解過程進行封裝轉(zhuǎn)入后臺處理,這樣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工具模塊,對于使用者的專業(yè)水平要求就可以大大降低?!?
    張旭等三個人頓時露出驚喜的表情。
    如果軸承研發(fā)工作能像現(xiàn)在他們手里那份設計文件一樣輕松寫意,那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過常浩南又是話鋒一轉(zhuǎn):
    “當然,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尤其需要大量的實際數(shù)據(jù)來對不同的軸承類型和工作條件進行優(yōu)化?!?
    這下,三個人都明白了:
    “所以,常總是希望我們能夠發(fā)揮體量優(yōu)勢,提供這些數(shù)據(jù)?”
    鄭超群問道。
    “沒錯,不過也不僅如此?!?
    常浩南點了點頭:
    “要造出好的軸承,光有優(yōu)秀的結(jié)構(gòu)設計還不夠,材料處理、加工工藝乃至用戶服務、品牌建設這些層面也都得跟上才行,我畢竟不是機械行業(yè)出身,而且身上還有很多其它項目,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些溝通和聯(lián)絡事務里面去。”
    “就比如你們剛剛看到的那個軸承,就需要比50更好的軸承鋼來生產(chǎn)才能達到我需要的性能。”
    “比50更好,那就是50nil了……”
    話題總算進入了張旭比較熟悉的范疇:
    “目前國內(nèi)在軸承用特種鋼方面比較好的,基本上是興澄特鋼、東北特鋼等幾家,國外的話,跟我們合作較多的主要是日本的椿中島和大同制鋼……”
    “等等……”
    常浩南抬手打斷了他:
    “我這個軸承的應用領域比較……特殊,不考慮從國外進口鋼材?!?
    “而且,哪怕是從國外進口的鋼材,也還是達不到我的要求,必須得開發(fā)更高性能的軸承鋼才行?!?
    “比50nil更好?”
    張旭顯然被這個說法驚到了:
    “50nil已經(jīng)是斯凱孚這些年才搞出來的新鋼材了,現(xiàn)在咱們國內(nèi)還沒有攻克從50到50nil的表面處理技術(shù),但至少有個大概的方向,要是比這個要求還高的話……”
    他猶豫了一下:
    “短時間內(nèi)恐怕很難拿出來啊。”
    “這個么……倒是不要緊。”
    常浩南靠在椅背上,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你們只需要把我的需求給上游行業(yè)報上去就行了,我雖然對金屬材料的研究不多,但在滲碳、滲氮,還有引導面磨損這些問題上,還是可以給出一些定性判斷的。”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