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人主要負責的渦輪和熱加工工藝兩個部分都需要大量新的設備和材料,一時間沒辦法開工。
    至于另外一個核心部分高壓壓氣-->>機,常浩南已經(jīng)把相關的技術要點告知給了劉永全領導下的設計小組。
    不得不說,后者確實很有能耐,在經(jīng)過最開始很短一段時間的不適應之后,很快就能夠獨立完成絕大部分工作。
    畢竟在上一世,渦扇10發(fā)動機最終也正是在他手上修成正果。
    常浩南只需要定期核查一下進度,并解決一些難度最高,或者涉及到路線選擇方面的問題即可。
    相比之下,反而是另外兩個人給他帶來了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量——
    王曉模和梁紹修。
    海軍在意識到運8j所使用的英國雷達在面對北約國家時存在巨大的技術風險之后,立即叫停了尚未開工的另外4架運8j的制造。
    剩余4套失去裝機對象的搜水2000s雷達將用于提供零部件,而已經(jīng)服役或者開始制造的4架運8j也將繼續(xù)在東海和北海方向發(fā)揮余熱,但也將失去海軍航空兵作戰(zhàn)核心的地位,回歸“海上巡邏”的本職業(yè)務。
    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全新運8三類平臺,以及t字形天線的空警200預警機自然而然地進入海軍的視野,隨后幾乎是光速通過了各種審核,并在1997年7月末成功立項。
    預警機研發(fā)的雙總師并行制度也正式得到確立。
    本來這兩個人是準備徹底放飛自我,直接請常浩南擔任飛機總師的職務的。
    但找上門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有人比他們膽子更大——
    后者已經(jīng)戴上了一個總師的帽子,并且不出意外的話,下半年重型模鍛壓機立項之后還得再戴一個。
    所以常浩南最終還是拒絕了他們的好意:
    “現(xiàn)在盛京和京城兩頭跑已經(jīng)夠讓我忙活的了,而且火炬公司也剛剛走上正軌,業(yè)務和經(jīng)營方面都正是需要盯著的時候,真要讓我在三個雞蛋上面跳舞,還是有點力不從心吶?!?
    “我看,飛機總師這個職務,還是由梁工來擔任,我的話,就按照咱們之前說的,掛一個副總師的名,幫著解決一些關鍵問題好了?!?
    畢竟在原本的時間線上,運8平臺特種機的總師就是梁紹修。
    如今的全新運8三類平臺雖然還是飛行體驗一般且續(xù)航能力拉胯,但好歹是解決了最要命的機翼結冰問題。
    而且梁紹修還專門優(yōu)化了螺旋槳推進效率,勉強找回來一些低空低速性能。
    所以,問題不大。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