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府的宴會自然與尋常人家不同。
能來的劉氏族人,都面上有光。見到劉夫人和劉二娘立即上前逢迎。
“二娘愈發(fā)漂亮了?!?
“咱們二娘性子也好,還有一手的好字呢?!?
雖然這夸贊的話沒什么新奇,但至少入耳讓人聽著舒坦。劉二娘清晰地感覺到今日的不快在慢慢消散。
席間女眷們不免說一些閑話。
“那楊氏陶窯,我看支撐不了多久了,別看之前謝氏賺了不少銀錢,但也雇了許多人,那不都是銀錢?這種婦人……到底目光短淺?!?
族人并不知曉謝玉琰將劉家人擋在門外,但楊氏瓷窯到這個地步,一定是沒有打點好。
大名府謝氏到底與開封府謝氏有些關系,同樣的情形下,劉家自然寧愿給謝家臉面,也不會去抬舉楊家,除非楊家肯多花銀子。
又有族人道:“開封謝氏的那位二娘子真是好福氣,在老宅養(yǎng)病時救下淮郡王,淮郡王連她的臉都沒看清,硬是一家家的探訪將人找了出來?!?
另一個族人不禁問道:“淮郡王沒瞧見臉,怎么認定她就是要找的人?”
這樁事劉二娘知曉:“謝二娘常年擺弄藥,身上有股草藥香。她身上還有塊玉佩,恰好是先太妃的賞賜之物,很是特別,淮郡王便記了下來。再就是……謝二娘身邊的下人模樣,淮郡王迷迷糊糊瞧見了?!?
劉氏族人都不禁贊嘆:“到底是咱們二娘子,見的人多,也知曉的多?!?
女眷們紛紛附和。
劉夫人道:“淮郡王尋到謝二娘之后,她的病也好了許多,要不說時也命也,不然就那身子,就算淮郡王有這個心思,秦王也不會應允這樣的兒媳進門?!?
謝二娘被接入京時,劉二娘剛好在京城,那時賜婚的旨意還沒下,但劉家提前聽到了風聲,賭謝家和皇室會聯(lián)姻。于是劉二娘借著去謝家做客,“認識”了謝二娘。
為了讓謝二娘早些熟悉京中,劉二娘帶著她在京中四處轉悠,還將京中的一些事講給她聽。
別看謝二娘在鄉(xiāng)里長大,除了擺弄草藥之外,也讀書識字,是個極伶俐的人。不說八面玲瓏,上袖善舞,各種場面也都應對自如,總之劉二娘很看好她。
劉夫人接著道:“只可惜謝相爺過世了,都沒能看到孫女兒被賜婚皇室。”
那位老相公素來有頭疾,本來去鄉(xiāng)中要養(yǎng)養(yǎng)身子,哪知在自家園子里突然暈厥,當時身邊還沒有下人在。
一下子撞到了頭,人就這么沒了。
謝家也是好一陣慌亂。
這就是前不久發(fā)生的事。
也是因為這樁謝二娘的婚期才會拖三年。
“都姓謝,人可差的太多,那個謝大娘子嫁去楊家的時候,楊六郎都已經(jīng)死了,要不是楊家人節(jié)外生枝,她也就是活埋的下場。賣水的那些人,說她福大命大,這也叫福氣?”
話說到這里,劉二娘看向眾人:“說起泥爐,最近有個新玩法,大家知不知曉?”
即便有人聽說了,在這時候也只能搖頭。
劉二娘看向管事媽媽,管事媽媽立即下去準備,不消片刻功夫端上來四只泥爐,泥爐擺上花廳,立即上來幾個丫鬟,用手中的扇子不停地扇風,好讓泥爐的火燒得更旺些。
劉夫人不知曉女兒要做什么:“為何一下子搬來這么多泥爐?”
“娘一會兒就知曉了,”劉二娘笑道,“難得有這么個好東西,我們也跟著熱鬧熱鬧?!?
泥爐要燒得足夠熱,鹽丟下去才能爆得好。
這一點管事聽得清清楚楚。
下人拿著扇子不停地扇著,直到里面的佛炭都燒出了火苗,將整個泥爐里面映得發(fā)紅,這才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