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部很多軍士都是臨時拼湊的,因為他一路來打過多次敗仗和勝仗,連他自己都已經(jīng)搞不清哪些是從長沙帶過來的軍士,哪些是路上臨時加入的。
不過在他想來,就自己和韓當帶著親衛(wèi)過去袁紹那里辭行,當是能夠保密的。
反正辭行之后自己立即就回荊州長沙郡,袁紹怎可能知曉自己得了傳國玉璽?
可他哪知自己隊伍中竟然有袁紹的同鄉(xiāng)。
這人眼見孫堅想要貪下傳國玉璽,知道這是潑天富貴,立即悄悄離營,快馬趕回袁紹大營密報領(lǐng)賞。
沒過多久,孫堅就帶著親衛(wèi)過來跟袁紹辭行。
袁紹質(zhì)問孫堅是否得了傳國玉璽。
孫堅大驚之下自然是極口否認,并且發(fā)誓說沒有,若有私藏,將不得善終,死于刀劍之下。
在孫堅看來,自己征戰(zhàn)沙場,死于刀劍之下實屬正常,這種誓并無多大意義。
袁紹見孫堅連誓都發(fā)了,又有些將信將疑了,最終為免鬧翻,只能讓孫堅離去。
不過袁紹不甘之下,立即寫信差人連夜送往荊州給劉表,要他設(shè)法將孫堅截下。
就這樣,孫堅和荊州劉表的恩怨重回歷史的軌跡。
劉表原本就表態(tài)依附于袁紹,如今聽聞孫堅這一小小郡守竟敢私自拿著傳國玉璽回長沙,他又怎么可能讓他能順利通過?
要知道,長沙郡可是屬于荊州的下屬郡地,這孫堅身為郡守本就應該聽命于劉表這位荊州刺史的。
可事實上孫堅根本就不鳥劉表,早就有自立之心。
劉表之前是因為孫堅歸附于袁術(shù),劉表不敢也不方便對孫堅動手。
如今有袁紹的令諭,那就算是名正順了!
劉表兵強馬壯,孫堅兵少人疲,結(jié)果是被劉表殺的七零八落,原本從西遷車隊中所搶財物大半落入劉表手中,孫堅狼狽逃回長沙郡。
自此,雙方結(jié)下難解之仇。
這邊曹操敗軍回到聯(lián)軍營地,見袁紹等依舊毫無作為,看清了這所謂聯(lián)軍的真面目,直接帶著剩余兵馬回老家,他準備去揚州募兵,只有增強自身實力才最重要。
劉備三兄弟回來之后,也跟著公孫瓚回北面。
公孫瓚任命劉備為平原相,將他留在平原郡,自己則繼續(xù)北上回郡地養(yǎng)兵。
袁紹見狀,也撤兵回渤???,他需要地盤養(yǎng)兵,韓馥的冀州正是最佳地盤。
董卓帶著小皇帝獻帝順利西遷至長安之后,終于完全放心了。
在長安,他就是真正的土皇帝。
而且這里背靠西涼,易守難攻,他完全不用擔心再被袁紹那些所謂的聯(lián)軍討伐。
就這樣,獻帝開始在長安做起了傀儡皇帝。
這時的夏仁,才開始真正的布局。
洛陽,司隸校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