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夏,七月二十二日-天氣晴朗、微風陣陣,經過周密的策劃,曹軍開始了大撤退行動--旌旗半卷,北歸中原!
白日里,曹營情況一切正常,趁著風和日麗的天氣,將士們洗滌衣物、晾曬被褥,仔細的清潔營地內外,經過半個多月治療,瘧疾基本上消滅了,將士們也恢復了健康,還養(yǎng)成了衛(wèi)生的好習慣呢!
如果說有什么特殊的,就是火頭軍忙碌一些,營內的炊煙也密集一些,日夜不停的烹煮著、似乎在趕制行軍干糧!
黃昏時分,將士們吃飽喝足之后,正準備回帳內休息,突然接到一道命令:“穿戴整齊,營中列陣,除了隨身應用之物,余者一律不得攜帶!”
曹軍將士訓練有素,雖然不知什么情況,還是迅速完成了集結,而后接到第二條軍令:“全軍西撤,返回江陵,撤退過程之中,任何人不得喧嘩!”
自從東征以來,將士們連番苦戰(zhàn)、又受瘧疾之毒害,早已是疲憊不堪了,全都希望返回中原,與親人們好好團聚,可謂日夜期盼、望眼欲穿呀!
沒想撤退的命令,突然傳達下來了,不少人呆愣半響,這才反應過來了,又不敢高聲歡呼,只能用衣袖堵住嘴,或是滿地打滾、或是頓足捶胸!
在黃鼠的帶領下,掘子軍一萬多將士,最先離開了烏林大營,人人扛著稻草、木板、繩索等物,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保證大軍暢通無阻!
掘子軍的成員們,皆是盜墓賊出身,有精湛的土木技術,西涼的山谷、烏巢的沼澤、遼西的沙地……都被他們踩在腳下,通過三百里沼澤,也不是什么難事!
而后各軍領取干糧,也陸續(xù)的離開了大營,夏季天氣炎熱、潮濕,尋常食物難以保存,因此分發(fā)的是炒面:‘用動物的肥油脂,把小麥、糜子的面粉炒熟,加入少量的精鹽、干菜、豆子,而后裝入長條布袋之中,即能直接啃食,也能沖水服用!’
這樣做出的炒面,不但口感還不錯,而且攜帶、保存極為方便,就是盛夏季節(jié)中,也能保證二十天不變質,這是蕭逸‘發(fā)明’出來,供給部隊的行軍口糧,玄甲鐵騎能長途奔襲、屢戰(zhàn)屢勝,炒面絕對功不可沒呢!
為了給將士補充營養(yǎng),每人還領到三斤肉干、一大塊咸菜疙瘩,再配上二十斤炒面,足夠吃上十天的了,這樣通過三百里沼澤區(qū)域,就不用生火做飯、也不會耽誤行軍了!
軍中還準備了很多繩子,士兵們三十人一組、用繩子給串聯(lián)起來,一則方便走夜路,免的有人掉隊了;二則有人掉進沼澤中,可以及時的救援!
還有防蚊蟲的熏香、防毒蛇的雄黃、防濕疹的藥草……一切應有盡有,為了這次全軍大撤退,蕭逸可是絞盡腦汁,做了最充分的準備。
因為在戰(zhàn)場上,撤退可比進攻難多了,稍有不慎的話,撤退變成潰退、潰退變成潰敗,而后萬眾瓦解、大軍一敗涂地,古往今來多少名將,就是敗在撤退的道路上!
“末將參見大司馬--救命之恩,沒齒難忘!”
“虎侯平安無事,既是福德深厚,也是蒼天保佑,本大司馬安敢居功!”
“大司馬保重身體,末將在江陵城等候大駕!”
“虎侯也一路保重,斷后之事不必擔心,不久咱們就會見面的!”
…………………………
虎豹騎在中間位置,因為這里最安全了,虎癡-許褚剛剛的痊愈,身體還有一些瘦弱,可是精神頭不錯,手持鋸齒大刀,依舊是虎虎生威!
在虎豹騎的隊列中,有一座十六人抬的車輦,四周封閉、密不透風,曹操就在里面休息,或許是病情反復,昏迷不醒吧,一直沒有露過面!
蕭逸心中清楚,曹操早就蘇醒了,之所以沒有露面,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也無法面對幽怨的將士們,多少大風浪都挺過來了,卻在小河溝里翻了船,的確讓人難以面對!
另外嗎,許褚是曹操的影子,他剛才說的一番話,就是代替曹操說的,也算變相的道歉、感謝了,蕭逸心領神會、才回答的這樣客氣,否則一名相府的家將,豈能與大司馬如此對答呢?
走在隊伍末尾的,是徐晃、于禁的人馬,他們奉命騷擾敵后,掃蕩江夏郡北部去了,恰好躲過了這場瘟疫,因此部下平安無事,保存了強大戰(zhàn)斗力!
雖然蕭逸負責斷后,可是孫、劉聯(lián)軍人馬眾多,很可能兵分多路,襲擊撤退中的曹軍,真要是追趕上了,就得徐晃、于禁拼死御敵了!
因此臨行之時,蕭逸留下徐、于二將,偷偷下了一道命令:“為了防止敵軍追擊,二人可領本部人馬,把后面的道路、橋梁盡數拆毀,一片木板也不要留下!”
如此一來,孫、劉聯(lián)軍再想追擊,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曹軍主力也安全多了,不過負責斷后的人馬,也就無路可退了,蕭逸這道命令,等于是自斷生路!
“大司馬的命令,末將們一定遵從!”
“兩位將軍請起,速速的啟程吧!”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