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乙親眼目睹了霍玲兒萌發(fā)感動,產(chǎn)生拳意的過程。
他想要的東西終于得到。
他知道從感動獲得的力量,就是拳意,就是意境,就是進入識藏境界的鑰匙。
可他一直不明白,感動究竟是如何產(chǎn)生的,換之,感動出現(xiàn)的過程是什么樣的
他想知道原理。
打這么一個比方。
一個人看見別人家有果樹,他自己也想種出來,盡管他不可能種出來和別人家一模一樣的果子。
但要自己的果子的前提,那他就先就要明白果子是從何而來。
是先有種子播種下,再發(fā)芽,成樹,開花,結(jié)果。
他要的就是這個過程,再到更深入的生物學原理。
這個感動是怎么產(chǎn)生的最關(guān)鍵問題也是如此。
他身具玲瓏道心體,一法通萬法明。
但前提是要先得到這"一法",然后他才能夠在此基礎(chǔ)上,推演無數(shù)可能。
現(xiàn)在他終于得到了。
得到了這個,就相當于拿到了鑰匙。
以原理,演化最正確的感動過程。
用簡單的話來說,他現(xiàn)在知道了原理,就可以用玲瓏道心推演出來最科學系統(tǒng),最正確的獲得感動的方式。
如此,他再調(diào)動情緒,根本就不需要王超那幾個月,也不需要霍玲兒這樣的一年。
他可以隨時以最正確的方式,勾動情緒,來獲得成千上萬各種不同的感動,然后挑選出來最適合自己的力量。
周乙面露微笑,輕聲自語,道:"夫道本乎太始,而生乎人心,隨物感動,播於形氣。"(注:語出自《隨書·樂府上》,改音為道)
原來。
這就是感動會產(chǎn)生力量的原理。
霍玲兒卻面露不解,問道:"乙哥哥,你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周乙笑了笑,隨后將自己的收獲所得用一種簡單直白的語說給了霍玲兒。
所謂感動,既是心感外物而動,從而與某種人、事、物達成了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自身的情緒在一個關(guān)鍵節(jié)點上和某人事物,產(chǎn)生共鳴,讓心靈之力瞬間拓寬數(shù)十倍。
這不是一種增長,而是一種發(fā)掘,傳遞,侵染,引導。
在這股巨大的情緒反應(yīng)下,就連平時不被人所控制的潛意識,都被勾動了,從而爆發(fā)出了更勝平常的心靈力量。
人生來就具有強大的心靈精神,只不過大都對于自己的心靈掌控程度達不到百分之一。
這一點可以用做夢來辯證,夢中的自己,很多時候都是不由本人的意志而行動的,甚至醒來后會很快忘記夢中的內(nèi)容。
因為夢中那本就不是人的自主意識在思考。
夢中的自己,也就是不為人所能掌控的潛意識。
人身體是一個大寶庫,不管是精神還是肉身,都是寶藏,所以主世界的前兩個境界也被叫做"形藏"和"識藏"。
這兩個境界的修行過程,就是在不斷挖掘自己"身體"和"精神"的兩大寶藏。
舉了前面兩個例子,目的是為了給霍玲兒說明接下來的道理。
獲得感動的過程,就是周乙剛說的那一句話。
夫道本乎太始,而生乎人心,隨物感動,播於形氣!
這里的道指的就是人的心靈,本就與生俱來,因為受到了外界的事物影響,從而產(chǎn)生了共鳴,最后顯化于外界。
人在收獲強烈的感動的時候,潛意識便被這種感動的力量所慢慢擴張、侵染、調(diào)動,最終就得到了超越本來的心靈力量,心靈力量越強,對于身體的掌控力也就越強,最后能夠做到播行于外,心靈影響外界。
最后這個境界,也就是最后龍蛇后傳星河中的胎息、被道家稱元嬰、耶穌叫圣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