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讓這些人閉嘴,只是這一戰(zhàn),大明有心想要拖延,并不是速戰(zhàn)速決。
臣等也分析過,極有可能是因為世界會正在召開,所以大明那邊才放慢了進攻的速度。
因為迄今為止,大明還沒有出動戰(zhàn)機。
還有一種可能,大明并不將這一次的武力當做戰(zhàn)爭的主要,而是通過其他的戰(zhàn)爭來瓦解咱們大乾內(nèi)部的團結(jié)。
所以,臣等以為,大明雙管齊下,這兩種辦法都初見成效。
而拖延的越久,對咱們大乾就越發(fā)的不利。
一旦任由這些人野蠻生長,都不用大明打過來,咱們自己就疲于應(yīng)付了。
百姓威懾于大明的武力恫嚇,所以才會迫切的想要平息這場戰(zhàn)爭。"
"這些朕都不想聽,國舅,你直接說什么辦法能夠平息這一場鬧劇就行了。"阿嗣道。
公孫無忌苦笑一聲,他怎么說也是國舅,就算是李世隆,也不會這般對他。
凡是真正有功績的皇帝,都是十分禮賢下士的。
而阿嗣登基至今,還沒有什么太大的功績,反觀他對這些老臣,實在是......奉欠尊重。
如此下去,怕是會離心離德啊。
"辦法很簡單,下罪己詔!"公孫無忌拱手道:"如此,方可平息!"
"罪己詔"阿嗣都被氣笑了,"朕若下了罪己詔,那豈不是正中大明人的下懷,到時候他們會說,這一切都是朕的錯!"
公孫無忌道:"朝中有貪官污吏,到時候?qū)⒇熑纹车剿麄兩砩霞纯?大明人會宣傳,我等自然也會宣傳。
只需要大多數(shù)人認同,咱們就能穩(wěn)住國內(nèi)的局勢。
兩國交戰(zhàn),比拼的無非是底蘊罷了。
大明雖然強盛,但終究建國時間太短了,底蘊是遠遠不如咱們的。
只要對方露出破綻,那便是咱們的機會。
戰(zhàn)爭,無非見招拆招。
若是陛下覺得罪己詔有損威嚴,太上皇數(shù)次下罪己詔,可有損他的威嚴"
"父皇是父皇,朕是朕,那是天災人禍引起的,父皇才下的罪己詔,這是戰(zhàn)爭,若是朕下了罪己詔,便真的成了罪人了。"阿嗣又不傻,這罪己詔就是皇帝用來逃避責任,收攬人心的手段。
時至今日,時代已經(jīng)不同了,除了一些老學究之外,大多數(shù)人學習后,都不相信什么天命,也不相信什么皇權(quán)神授了。
他們知道風雨雷電不過是自然現(xiàn)象,特別是發(fā)電站的出現(xiàn)后,就更不相信了。
發(fā)這個罪己詔,豈不是笑話
公孫無忌啞口無,最后選擇沉默。
余伯施道:"陛下,臣以為國舅之有理,罪己詔不僅不會損害陛下的威嚴,反而會讓陛下的形象變得更加的高大。"
"朕說了,不下就是不下,你們說再多都無用,說說其他辦法吧,難不成你們來見朕,什么都沒有準備嗎"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jié)。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