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年?那就是1870年,這難道就是那批金幣?”
作為行內(nèi)人,齊鳴雖然沒搞錢幣收藏,也要比小魚專業(yè)不少,他第一時間就開始關(guān)注起手上這枚金幣的年代和工藝。
“你知道這個?”林軒手上的動作停了停,好奇的看向齊鳴。
“書上看到過。明治天皇上臺后,開展明治維新。貌似是上臺的第一年,就從英國人手上購買了一批鑄幣機器,而后在大阪設(shè)立鑄幣局。第一批貌似就是明治3年。”
“林大哥,這金幣造型,為什么跟大清的龍元有點像。”
一邊的喬喬,趁著齊鳴答完的空檔,好奇問道。
“那是因為,明治時期的貨幣改革,其實是抄的香港。據(jù)說當時請的香港的顧問,所以造型上有點類似?!?
林軒說完,忽然嘆了口氣,有點遺憾的繼續(xù)道。
“就是可惜了,找到了1元,2元,5元面值的。就是沒找到10和20的。當時的明治政府就做了這五種金幣,這要是能集齊一套,那簡直完美。”
齊鳴呵呵一笑,剛想開口吐槽這小子異想天開。但是當他眼神掃過這堆錢幣,忽然一愣,這里頭數(shù)量不對。
他回憶了下,當時他一共看到了12道較為濃郁的貴氣,而現(xiàn)在,好像少了一道。再數(shù)數(shù),林軒挑出來了8道。
那堆錢幣里還有3道,剩下那道去哪兒了?
當時收集完這些錢幣的時候,他還用望氣術(shù)看過,現(xiàn)場沒有遺漏。難道被在場的誰拿了?
這念頭一起,就被他給排除了。
在場的也就林軒可以對這些錢幣如數(shù)家珍的報出來歷行情,其他人不是混這行的,哪個珍貴都分不清,而且從始至終在場的其他人也沒對那袋子上過手,是沒這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