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初六吉日,女皇陛下登基大典隆重舉行。
如果此前大部分朝臣都已接受事實,僅有寥寥幾人尚存一絲希望,那么這道旨意下達(dá)之后,直接斷絕了這幾個僅存之人的希望。
文武大臣都覺得皇帝腦袋抽風(fēng)了。
別說一國之君,就算是他們這些整日里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大臣,也絕沒有四十多歲就主動告老還鄉(xiāng)的,人活一世,誰不是為了名利?
寒窗苦讀十載,汲汲營營半輩子,誰又不是為了功名利祿?
大權(quán)在手,掌舉國生殺大權(quán),居然說退位就退位?
若說皇上不是被人蠱惑,他們都不相信。
然而不管他們現(xiàn)在怎么想,有多不滿,都已無法改變木已成舟的事實。
八月初六,登基大典如期舉行,沒有人在這個時候出來搞破壞,甚至連被幽禁的宣郡王楚天闊,晉郡王楚天胤,和五皇子楚天錚,都被迫參加了大典儀式。
登基大典隆重而繁雜,內(nèi)廷加急趕制出來的龍袍纖瘦合身,一襲明黃光芒奪目,十五歲的少女容顏清冷,氣度高華,眉眼縈繞著尊貴不可冒犯的氣息。
綿延不絕的殿階兩旁站滿了皇家禁衛(wèi),文武百官井然有序地站在廣場上,目睹著這一場西齊有史以來第一次女皇登基大典。
跟歷代登基大典的流程沒什么不一樣,唯一不同之處只在于登上龍椅的那個人曾是公主,而不是皇子。
鐘鼓聲響,百官叩首。
高亢的聲音響起:“跪——”
百官齊齊下跪,叩首,起身。
“再跪——”
百官第二次下跪,叩首,起身。
“三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