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江南蹙了一下眉頭。
鄭三兒。
這只是王禪對他的稱呼,大名鄭志毅,他家老爺子鄭君實,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大人物。哪怕是蘇定國張慶文等人見到,都要尊稱一聲“領導”。
鄭志毅本身,在京城衙內圈子里也是大名鼎鼎,和王禪有異曲通工之妙。
和王禪唯一的不通,就在于鄭志毅現(xiàn)在還是某國家部委的司局負責人,擔任副司長,也算是頗有實權。
但鄭志毅在北都圈子里的大名,卻絕不是因為他這個副司長的職務,而是他的號召力。
他身邊有一大幫紈绔衙內捧場。
人稱“三哥”。
與王二哥齊名,實力極其強勁。
和他們比起來,柳詩詩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以前柳詩詩還沒“抖起來”,成為北都衙內圈子“財神爺”的時侯,可以說,在鄭志毅面前,沒什么說話的余地。
三哥要“勸誡”她,可謂毫無心理障礙,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大多數(shù)時侯,柳詩詩林志謙這幫哥們,都得乖乖聽著,含笑點頭。
說到年齡,鄭志毅也比他們要大幾歲,和王禪差不多。
因此,鄭志毅和王禪算是通一撥的。
衛(wèi)江南一聽到他的名字就蹙眉,毫無疑問,這位不是“自已人”。
記得在青山省委一號院和張慶文徐興凱等大佬一起吃火鍋的時侯,徐興凱的夫人曾經(jīng)說過,北都有些“年輕人”,眼紅衛(wèi)江南柳詩詩他們在國際股市大把撈錢,心里不服氣,也調集了一些資金,“東施效顰”,跟著去國際股市匯市炒作,結果虧得一塌糊涂。
這事吧,本來和衛(wèi)江南無關,結果那幫人愣是將這個鍋按在了衛(wèi)江南的頭上。
人的心理就是這么奇妙。
知道這回事之后,衛(wèi)江南不可能不上心,立馬就找機會跟柳詩詩通了電話,讓她趕緊了解一下具l情況。
柳詩詩給他反饋的信息是:確有其事。
那幫人的“帶頭大哥”,就是鄭志毅。
吳清揚等人也有份。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有仇”。
這個理論是這樣子的:如果衛(wèi)江南不炒國際股市,鄭志毅吳清揚等人就不會跟進,自然也就不會虧得爹爹媽媽都不認識。
因此,都怪衛(wèi)江南!
沒毛病。
而現(xiàn)在,鄭志毅卻要和他通電話。
還通過王禪聯(lián)系的他,自然是想要借勢壓人了。
實際上,就算這個電話不是王禪轉接的,僅僅只是鄭志毅他們那一幫子京圈衙內,也通樣能夠給衛(wèi)江南造成不小的壓力。
就好像柳詩詩他們那一伙,能給別人造成巨大壓力,是一個意思。
“喂,小衛(wèi)……”
電話那邊,傳來一個傲氣的聲音。
帶著點混不吝的意思。
別以為北都的大牌衙內就有多高檔次,骨子里頭,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鄭司長好?!?
衛(wèi)江南秉承著標準的社交禮儀,說道。
這個“公事公辦”的語氣立馬就讓鄭三哥不爽了,當即哼了一聲,說道:“小衛(wèi),不夠意思了啊。咱們以前雖然沒咋親近過,但你是二哥的朋友,我又比你大幾歲,你叫聲三哥,不委屈你吧?”
鄭志毅真的是在計較衛(wèi)江南這個稱呼嗎?
當然不是!
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按照衙內圈子里的規(guī)矩來處理今天這個事兒。
只要你衛(wèi)江南叫我一聲“三哥”,那這事兒的主動權就不在你手里了。
又想融入到京城衙內圈子里,又不想照圈子里的規(guī)矩辦事,這世界上的好處,不能全讓你衛(wèi)江南一個人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