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野家族興盛多年,看人也十分老道,想要降低風(fēng)險,就不能把寶全壓在一個人身上。
足利義嗣雖受足利義滿的青睞,但長大之后是什么樣誰也不清楚,足利義持這人,絕對不能忽視。
日野姿康家中還有個小女兒,如今只有七歲,和足利義持的年齡相仿,正好可以嫁給足利義持。
這樣,即便是足利義持日后掌權(quán)日野家也能保證在朝中有話語權(quán)。
至于足利義嗣,倒不用太過擔(dān)心。
若日后由他掌權(quán),則定是天皇與幕府將軍一體,到時候自己再生個女兒嫁給他便是。
總之,最后不管是誰掌權(quán),日野家都能因此而穩(wěn)住地位。
大笑過后,眾人也回到了之前的討論上。
東瀛要想翻身,就只能從大明身上汲取經(jīng)驗。
大明現(xiàn)在國力強(qiáng)盛,各方面發(fā)展超前,東瀛若是能從中學(xué)到個幾分,日后定能翻身。
大明的入侵,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了先進(jìn)的技術(shù)和管理理念。
各項制度,也紛紛引入東瀛。
足利義滿平時召集幕僚談話,大多都是在商討如何對東瀛進(jìn)行改革。
大明經(jīng)過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明顯走上了富強(qiáng)之路,東瀛同樣也想效仿。
不變,就等于死。
現(xiàn)在大明雖說是占領(lǐng)了九州島,但這也給了東瀛很多時間。
此次可能是東瀛最后的機(jī)會了。
如果把握不住,東瀛勢必會全部落入大明之手。
好在太孫只是暫時做客東瀛,日后的多半時間都是四位藩王坐鎮(zhèn)。
對這四位藩王,足利義滿倒沒有太大畏懼。
他們平日在藩地里的所作所為,足利義滿也早有耳聞。
對東瀛百姓,非打即罵,虐待什么的早已是家常便飯。
足利義滿知曉后不僅沒有憤怒,還是十分高興。
民心,不可謂不重要。
只要這四位藩王對東瀛百姓繼續(xù)虐待,那他們心里便永遠(yuǎn)會記著東瀛的好。
若都像燕王世子那樣,足利義滿才會感到恐懼。
眾人商討之時,突然有一下人來報。
“大人,幕府將軍求見。”
足利義滿微微皺眉,隨即道:
“讓他進(jìn)來吧,我倒要看看他從大明太孫那學(xué)到了什么,讓他如此迫不及待的求見?!?
足利義滿的語氣十分不客氣,并且?guī)е┰S譏諷之意。
很明顯,對于這個兒子他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感情。
“拜見父親大人!”
足利義持畢恭畢敬的行禮道,但坐在上首的足利義持卻毫無反應(yīng)。
“聽說你剛才去拜見大明太孫了?”
足利義滿冷聲道。
這句話,很明顯是想讓足利義持下不來臺。
能坐在這里的,都是東瀛有頭有臉的人物。
想要坐穩(wěn)幕府將軍的位置,就必須要得到他們的支持。
足利義持并沒有理會周圍的嘲笑聲,而是自顧自的說道:
“并非是我拜見太孫,而是太孫傳我過去拜見?!?
這是朱雄英特意囑咐過足利義持的,若是父親問起就說是太孫殿下召見的自己。
此話一出,滿屋哄堂大笑。
撒謊不打草稿,太孫除了召見過足利義滿其他人都從未召見過。
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還配讓太孫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