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十萬大軍,波斯那邊也駐守了十萬大軍。解決了百越之地的麻煩之后,江凡并未第一時間進攻天竺。
他需要時間消化勝利的果實,而且,他想要消滅天竺和波斯,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可以做到的。
畢竟,大夏腹地跟天竺、波斯相隔甚遠,光是補給線就成問題。不比于海上,補給線可以通過海洋聯(lián)結(jié)。
而在陸地上,面對著百越的叢林之地,補給線就困難多了。江凡也想過利用百越的沿海之地進行補給。
可這樣的補給太消耗人力物力,得不償失。
因此,江凡決定在百越之地發(fā)展工業(yè),除了為進攻天竺和波斯做后勤之外,他還想將百越之地給發(fā)展起來。
因為有足夠的技術(shù)支撐,百越之地的工業(yè)發(fā)展極快,幾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足以支撐大軍的后勤補給了。
江凡這時發(fā)動了大軍,朝著天竺進發(fā)。
與此同時的天竺,內(nèi)塔尼看著天竺國的十萬新軍,以及自己手下的十萬希伯來語人大軍,很是滿意。
有這二十萬人的大軍,他相信絕對可以擋住江凡的十萬大軍。
對于江凡對他的追殺,他從一開始的擔(dān)憂,到了如今的淡然,完全是因為,他覺得江凡雖然扔有強大的武器支撐。
可受限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江凡應(yīng)該對他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