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孫伯陽很快就讓項目部同意,成立了一所臨時學校,他來教授簡單的文字和各種算學知識。
孫伯陽的學生從剛開始各村派出的算寫文書,很快擴大到了跟隨父母到工地上上工的孩童了。幾個負責河道項目的鄉(xiāng)老認為,與其讓這些孩童在工地上亂跑,還不如讓他們一起跟孫先生認幾個字。
孫伯陽走回了棚屋內(nèi),這就是一個兩面通風的大棚子,屋頂上堆著厚厚的茅草,從而保證了棚子里不會被雨淋濕而已。
看著孫伯陽走進來,棚屋內(nèi)大大小小近百人頓時起身向他問好。這些學生年齡參差不齊,大的快要15、6歲了,小的卻只有4、5歲而已。
棚屋內(nèi)沒有桌子,只有一條條自制的木頭長凳,有些學生甚至連長凳都沒,只有一截樹樁。
這些學生條件好一些的,手中拿著一個木頭做的沙盤,用來學習寫字,差一點的干脆就拿著一根木炭和一塊稍稍平整的石塊。
孫伯陽的面前豎立著一塊三尺見方的黑板,還有半盒粉筆,這還是他自己掏錢從京城購置來的。
每次站在這些學生們面前,孫伯陽就感覺自己無所不能,他述說的東西,被這些學生們奉為經(jīng)典,這種精神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讓他忘卻了在國子監(jiān)被皇帝訓斥的羞辱感。
穿著常服的朱由檢和蔣德璟并騎而行,在他們身后有一小隊騎兵護衛(wèi)著。
朱由檢一邊拉著韁繩,不如赤風跑出性子來,一邊轉(zhuǎn)頭同落后了自己一個馬頭的蔣德璟說道。
“北運河同溫榆河上的工地,剛剛我們已經(jīng)看了4個了。朕發(fā)覺凡是使用**作為河工的工地,進度都要滯后許多,這似乎要采取一些措施激勵一下,否則夏季汛期到來時,恐怕這些工程是無法及時完工的?!?
皇帝的話語,讓蔣德璟思考了片刻,便拿出了一個主意來:“陛下,自古以來想要讓人好生做事,莫過于公正的進行賞罰。
這些**中有毆傷人命的重犯,也有只是在街上敲詐小民的輕犯?,F(xiàn)在陛下讓他們以整治河道的河工作為贖罪之途,這是體現(xiàn)了罰過之道。
但是他們的刑期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他們不管出了多少力,修了多少河道,同他們的刑期都沒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如此以來就無法體現(xiàn)賞功之道了。
臣以為,要想提高這些**們的勞動積極性,就應該給予表現(xiàn)出色者以減輕刑期的處罰?!?
朱由檢下意識的點了點頭,便開口說道:“你制定出一個減輕這些**的獎勵條款出來,朕會同刑部進行交涉。前面是什么工地?”
蔣德璟抬頭眺望了下地形,就回答道:“是天柱村?!?
在河堤上值班的工部小吏得到了通報后,遠遠的就迎了過來。
在這名小吏的陪同下,崇禎、蔣德璟巡視了整個河道工地。雖然工程的進度看上去不慢,但是朱由檢頗為擔心的對著這名小吏問道。
“這個工地征發(fā)的人手如此之多,會不會影響他們在地里的農(nóng)活?工部發(fā)放的物資有沒有短缺的?”
這位小吏躬著身子對著皇帝頗為緊張的解釋道:“這一段河道比較平緩,以往兩岸的田地就能利用河水澆地,因此土地比較肥沃,沿河的幾個村子人口都較其他村子為多。
加上現(xiàn)在春播已經(jīng)差不多結(jié)束了,每個村子的富余勞動力不少,現(xiàn)在按照村子為單位出工,一部分人安排在家完成農(nóng)活,另一部分人出河工,正好兩不耽誤。
挖掘出來的河泥都是上好的肥料,項目部按照每個村子出工人數(shù)進行分配,村子里每戶人家都能受益,因此大家的積極性都挺高的。
再加上,陛下按照用工人數(shù)下發(fā)的口糧、食鹽,正好讓這些人為家里省下幾口糧食,不用同往年一樣向地主去借貸,也幫他們緩了口氣,
至于工部籌措的一應物資,除了石塊之外,其他倒是不曾短缺?!?
朱由檢瞄了一眼河道,就明白了過來,這些石塊是用來保護堤壩坡腳的護坎,防止河水直接沖刷堤壩。
蔣德璟看著皇帝把探尋的目光轉(zhuǎn)向自己,只能攤手苦笑著說道:“昌平是陛下的祖陵之所在,可以采石的地方不多。現(xiàn)在這些石塊都是來自門頭溝、房山地區(qū),這兩地外運石頭實在是不方便。臣以為若是想要早日完工,只能修改設(shè)計,縮短使用護坎的河道。”
ps祝大家2017年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