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使者最終同意,愿意同大金開展互市貿(mào)易,地點就放在營口。除了兵仗和糧食之外,其他都可以交易。”站在殿**的阿敏,就此結(jié)束了自己的匯報。
黃臺吉的長子豪格頓時不滿的說道:“明國人難道一點賠償都不肯出嗎?就拿一個互市來糊弄我們,這樣的和談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代善頓時慢吐吐的說道:“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大金雖然東征**,西破蒙古,所向披靡,但是連場大戰(zhàn)之下,人丁損耗同樣不少。
到了今天,八旗成丁也就6、7萬人。大金之根本就在我女真兒郎,如果我女真一族人口不昌盛,說什么都是空話。
只要同明國談和,讓我女真人口繁衍幾年,鞏固了國本,想要什么,難道我們還不能去明國自取嗎?”
豪格頓時被堵的說不出話來,其他女真貴族們也對代善的說法,大為贊同。
黃臺吉不得不出聲說道:“同明國談和,休息上幾年,繁衍我女真人口固然是好事。但是父汗開創(chuàng)如許基業(yè),憑借的就是我女真勇士所向無前的豪氣,和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威名。
如果明國只用了一個互市作為條件,就讓我們接受了和談,傳揚出去,會不會讓其他人覺得我大金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快到山窮水盡了呢?
我大金雖然武功絕倫,但是如果四方鼠輩群起而上,就算是擊敗了他們,我們也是要元氣大傷的。
除了互市之外,必然要讓明人給予一定的補償,起碼也要如順義王的例子。如此則四方宵小,方不敢小窺我大金國?!?
黃臺吉的話語,頓時讓女真貴族們有些猶豫不決了起來。阿敏見狀頓時再次開口說道:“事實上明使還提出了另一個折中的方式,明國愿意以銀5千兩,布匹1萬匹,換取原明國廣寧游擊孫得功全族。則我大金可以獲得賠償?shù)拿?,而明國也可對?nèi)有個交代?!?
孫得功出賣王化貞投降后金后,被授以游擊一職,并未得到提升,其后他被隸鑲白旗,轄降眾,移駐義州。但是他被晚年的努爾哈赤所虐待,不得不辭職歸鄉(xiāng)。
直到黃臺吉上臺后,為了收買漢人的人心,追敘孫得功廣寧功,授三等梅勒章京,才重新起復(fù)了他。
孫得功出賣恩主王化貞,導致13萬明軍在沙嶺被努爾哈赤所屠殺,接著又獻出了廣寧,對于后金來說功勞不可謂不大,但是女真親貴們卻很少待見他這個漢奸。
因此雖然黃臺吉重新起復(fù)了他,但是被女真貴族們排擠的孫得功,在后金卻并沒有什么地位。
阿敏提出拿孫得功去換取和談成功,大部分不恥他為人的女真貴族,都紛紛點頭贊成了起來。
明國的條件大出黃臺吉的意外,對于孫得功這樣一個邊緣化的降將來說,并不值得他放在心上。
但是黃臺吉卻不會拿孫得功去交換明國的這點賞賜,要是他這么做了,今后還有誰敢投降后金呢?
不待其他人發(fā)表意見,黃臺吉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看著黃臺吉堅定的態(tài)度,代善和阿敏也稍稍退卻了一步,轉(zhuǎn)而尋求促成在目前條件下的和談成功。
到了這個時候,黃臺吉終于確定了,代善和阿敏已經(jīng)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協(xié)議。同明國之間的和談已經(jīng)不再重要,原本被他梳理完成的后金內(nèi)政,又出現(xiàn)了不可預(yù)測的局面。
黃臺吉暗自慶幸,三貝勒莽古爾泰因為出征野人女真不在朝中,否則三人聯(lián)手,他恐怕就要失去對朝政的控制了。
他當機立斷之下,暫時同意了大金同明國的和談協(xié)議,匆忙結(jié)束了這場朝會。
走出大政殿的代善和阿敏互相點頭致意,這才分手離去。對于今天的朝會結(jié)局,阿敏大為滿意。
“果然,論起朝中爭斗,還是那些明國的文人更為拿手啊?!卑⒚趄T馬回府時,心中暗暗的想著。
那天會獵時,楊鎬給他出的主意就是,靠攏代善,挑起朝中的滿漢之別。
阿敏原本還疑惑支持黃臺吉的代善,會不會接受自己的投靠。但是沒想到,代善對于他的上門,卻顯得極為熱情,這使得阿敏大為佩服楊鎬的眼光。
而對于代善來說,接受阿敏也是無奈之舉。他雖然領(lǐng)有兩紅旗,但是鑲紅旗卻漸漸被兒子岳托所掌握了,而岳托為了抵抗他的壓力,更是同黃臺吉走的越來越近。
當黃臺吉擊破察哈爾部,提升多爾袞兄弟之后,就變成了兩黃旗和兩白旗壓迫他的兩紅旗,而兩紅旗內(nèi)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岳托,這顯然讓代善大為警惕了起來。
雖然他支持黃臺吉上位,但是絕沒有想過,成為對黃臺吉俯首帖耳的奴才。否則當初他也不會支持,弄什么四大貝勒共同執(zhí)政的花樣了。
如果不是因為過往同阿敏、莽古爾泰撕破了臉,怕被兩人出賣,他早就想著同兩人和解,一起對抗黃臺吉越來越大的壓力了。阿敏主動向他示好,只能說正中了他的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