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前后,走親訪友成了人們的主要任務。
就連沈林也不例外,年前,他要拜訪朋友;年后,依然是和老朋友聚了一場又一場的節(jié)奏。
更何況,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還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隨著沈林的生意越做越大,主動來投靠、示好、結交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當然,這還不算那些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不過這其中。也有不少可以稱為朋友的。
在沈林拜訪朋友的過程中,也有不少人來拜訪他,比如米殼生態(tài)鏈上的那些廠子。
對于這些廠子而,眼睜睜的看著一批又一批和自己差不多的兄弟企業(yè),因為經營不善發(fā)放工資都難的時候,他們就越發(fā)覺得自身的狀態(tài)尤其可貴。
而他們也都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有現在的成績,并不是自身有多厲害,而是背后站著的是米殼。
要不是米殼的支持,他們就沒有現在如日中天的好日子。
雖然在之前,沈林在公開場合多次宣布過,米殼生態(tài)鏈上的這些合作企業(yè),能不能友好合作,靠的并不是和他沈林本人的關系如何,而是靠的自身實力過硬。
但是,說是這么說,幾乎所有的米殼生態(tài)鏈合作廠家的負責人,都來到了沈家。
“沈廠長,沈董可是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啊?!泵讱せ▓@,沈興業(yè)家的客廳里,紅星紙箱廠的廠長朱子民,一臉誠懇的感謝道。
朱子民和沈興業(yè)年齡差不多,因為都是東州周邊廠子的廠長,所以彼此之間都認識。
以往年輕的時候,他們彼此之間也很少喝酒聊天。
盡管這一次,朱子民是趁著春節(jié)特意來看望沈興業(yè)的,但實際上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標,還是為了沈林。
畢竟,他們廠是米殼生態(tài)鏈的一部分,米殼產品的外包裝紙箱,基本上都是他們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