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組的毛毯廠趙廠長和木雕廠的李廠長,兩個人平時關(guān)系不錯,所以這一次,更是分在了一起。
“老趙,你覺得沈林果真簽訂了那么多的外貿(mào)訂單嗎?”木雕廠的李廠長,聲音中充滿了質(zhì)疑。
對于這個問題,趙廠長同樣充滿了疑惑。
按照他的經(jīng)驗,像沈林這樣的家用電器的廠子,基本上是不會有什么訂單的。
可是李主任說的,他們市昨天簽訂的訂單額,位居全省第一,這除了出錯,那就只是剩下沈林一家了。
但是這種結(jié)果,讓人無法相信。
“要是別的電器廠子,我是不相信的,但是這種事情落在沈林身上,我覺得應(yīng)該有幾分的可能。
”老趙沉吟了一下,鄭重的說道。
“你想,我們在他這個年齡,誰有他這么大的成就?”
李廠長想要反駁,卻又覺得無話可說,他在這一刻,才深刻的意識到這個年輕人的后生可畏。
“是啊,放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咱們以為的不可能,都有可能。
”
無限感慨的說了一句之后,李廠長又想到沈林主動要來參加交易會的情形,越發(fā)覺得這件事情可能是真的。
“怪不得他主動要來交易會,我本來以為,他只是要來游玩一場,可是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我才是來打醬油的。
”
李廠長語氣中的頹然,趙廠長是聽得出來的,他很想安慰一下這位老朋友,卻又不知道該怎么說。
畢竟,以往作為簽單大戶的竹雕廠,到現(xiàn)在一個單子還沒有簽訂,而他毛毯廠卻簽了一個上千美刀的單子。
“后生可畏?。 壁w廠長感嘆道:“看來,以后咱們再面對沈林的時候,要改變一下態(tài)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