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立為太子,將來能繼承皇位,成為一國之君,這本是極好的事情,可對于姬景爍而,卻成為一種負擔,也不是有多么排斥,而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就好像他在被動接受皇位,因為國家頹勢,現(xiàn)在皇位就像是一個燙手山芋,不香了……
雖是如此,可在急詔之下,他也不得不立即返京,一路舟車勞頓,日夜兼程,不敢停歇,只用了十天就返回望京。
什么是急詔,就是不能有半點耽擱。
父子二人進行了一場密談,第二天,姬川在朝議上宣布在其離京之后,由太子主持朝政,得監(jiān)國之任,決定一切國家大事,任何人不得怠慢。
這本是極好的事情,可在姬景爍聽來卻覺得頗為刺耳,先是攝政監(jiān)國,下一步就是即位了……
他已經(jīng)知道了父皇想要做的事情,他也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只是他覺得沒有這么簡單。
在安排好一切后,姬川終于啟程出發(fā),而在他出發(fā)前,一封由其寫的親筆信也送到了青山郡。
“多日不見,大舅哥對妹夫甚是想念,已從望京出發(fā)來尋你一敘……”
“這……大舅哥玩什么?”
關(guān)寧疑惑道:“他是怎么了?都知道我是什么人,怎么還來找虐?”
他真是有些搞不懂了,這算什么?
反向跑毒嗎?
沒有約定地方,連一個居中的安全地都沒有選,直接來青山郡,連自己安危都不顧了嗎?
“應該是求和!”
趙南星開口道:“陛下在山舟港下令炮轟倭船,所做之事已經(jīng)傳開,在魏國引起動蕩,而今魏國多地有起義爆發(fā),魏軍要調(diào)動平叛,在這之前首要保證我軍不再有動作……”
“這是要打親情牌了?!?
他又補充了一句。
趙南星的話引起附議,現(xiàn)在看來,魏君在迫于壓力之下,論親情,談關(guān)系來為魏國尋生存之機……
“不以輸贏論英雄,魏君也算是一位明君了?!?
穆臨低沉道:“一國之君能為了國家不顧及顏面,兩次求和,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生不逢時!”
關(guān)寧用了四個字形容。
無論是朱楨也好,還是姬川也罷,都是當世難見的的人杰,可就是因為遇到了他,便成為失敗者。
其他人也都深有感觸,跟陛下生于同時代,真是倒霉透頂。
“朕不會以武力攻魏。”
關(guān)寧開口道:“魏國跟梁國已然衰敗,國力難以恢復,把這么多軍隊放在這里就是浪費,重心應放在西北……”
這也是他定下的戰(zhàn)略大方向,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目標都應該是西北。
原因很簡單,魏梁二國,還有北夷都已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nèi)有力量進攻大寧,而西域是有的!
此次來到魏國還有一個主要目的是調(diào)動軍隊。
在魏國駐扎了十一萬余兵力,放在這里簡直就是浪費,而他只準備在魏國放一個軍,也就是三萬人。